來論|「補充勞工計畫」行之有效 切勿破壞機制

2023-04-23 00:00

疫後香港社會復常,新一屆特區政府專注加大力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是值得肯定。復常初期各行各業出現請人困難,從安老護理業,以至近期的建造業、運輸業、旅遊業等,資方均提出要輸入數以萬計的外勞以解決人手短缺問題。政府更在去年根據《僱員再培訓條例》(第423章)第14(3)條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畫(特別計畫),首開先例在完全沒有勞方參與下輸入外地一般勞工,更有意擴展至其他行業。

過去香港經歷過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曾面對個別行業出現勞工短缺。有鑑於此,政府設有不同輸入專才及勞工的計畫,其中於1996年在勞工顧問委員會(簡稱勞顧會,1927年成立由勞資官三方代表組成,主要就重大勞工議題商討並取得共識。)下推出補充勞工計畫(補充計畫),主要讓僱主向勞工處申請屬技術員級別或以下的一般勞工,以短期方式輸入外勞來補充勞工短缺,並讓勞資雙方對申請提出意見。

勞方代表一直以保障本地就業優先及不損害原有勞工的薪酬待遇前提下,做好把關工作,計畫近3年接獲逾3千多宗及合計約1.8萬名的勞工申請,共批出接近3千宗及逾萬名外勞,一直在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及補充勞工上取得平衡。
特別計畫乏監督 外勞保障惹慮

可惜現時特區政府偏聽資方說法,一意孤行以特別計畫繞過勞顧會來輸入院舍護理員,更要擴展至建造、運輸、旅遊及飲食等行業。緣由指特別計畫可將申請審批時間由5個月縮減至2個月,理由實屬可笑。

一是補充計畫申請程序共有6個階段,大部分由勞工處負責,諮詢勞顧會成員的意見只約10天時間左右,如想加快審批理應加強勞工處的人手安排,而不是另起爐灶;二是計畫於2022年3月至5月期間疫情嚴峻時期,因應安老護理員染疫休息而缺乏人手照顧長者,於短短2個月內特批約4千名外勞來紓緩突發情況,可見計畫的審批程序及時間是有調整及壓縮空間。

特別計畫的審批小組成員由政府組成,審批過程沒有勞方監督,勞方對政府如何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及薪酬待遇感到十分憂慮,更對外勞能否獲得應有保障存疑,特別計畫的特別之處就是繞過勞方及勞顧會了。

政府如想避免勞方不會誤解政府官商勾結,以犧牲本地一般勞工權益來減低資方營運成本,理應按原有機制輸入外勞,並帶頭讓勞資官三方理性探討勞工短缺情況,共同促進香港復常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讓每位打工仔堅信只要辛勤工作,就完全能夠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林偉江
工聯會副理事長
勞工顧問委員會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